第32章 无耻(2/3)
学,医学,心理学,法律等等各方各面。”
“什么?一生写下超过一千万字的著作?吹牛!”唐太宗当即不屑的说道。
“假的吧,一个人能做到这些?”朱棣冷着脸道。
“我怎么没听过这个人?是什么时代的?”
一时间,历朝历代的许多观众都表示了质疑。
果然,天幕显现。
“关键是,这人是公元前三百年的人,对比华夏就是战国时代。那个时代,别说西方没纸,最华夏也没纸呢。
按照他们说的用的莎草纸和羊皮纸写的,那不是搞笑吗?
我华夏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是华夏科技文化爆发的时代,当年的那些知识,流传下来到现在的,都经过了不知道多少版本,已经有些是似而非了。
但亚里士多德传下来的三百万著作,那是几乎没有版本变化,还有那些什么亚历山大大帝之类的。
只能说,西方古代真神奇,在蒙古铁骑横扫天下,打得整个世界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还跟个蛮子一样,连史书都没个完整传承的地方,却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的出现了那么多和华夏英雄名人经历相似的人物。
这不扯淡吗?
扯远了,崇祯时代的科学家还是不少的。
徐光启算一个,以前都说他是明末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还在江南推广过红薯呢。
现在有些言论说他和西方传教士合作,将华夏许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弄到了西方,我也不知道真假,不好评价。
宋应星很厉害,他的《天工开物》,那可是华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科学著作之一,可惜被乾隆那个烂仔毁了!后人还是从倭国才弄到了部分《天工开物》资料。
真是可耻,华夏之耻!
还有李之藻,薛凤祚都很不错,历史记录他们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技文献。
不过,到底是他们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还是西方盗取了华夏的科技成果,现在看来,还不能下定论。
毕竟明朝的历史档案被清朝毁掉太多了,现在也只能从一些残余的资料里推断出一些不合理的疑点,没有实际的证据。
对了,还有个毕懋康的《军器图说》,王徵的《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