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这就是我站在这里的唯一原因(三千字)(1/5)
北方草原,匈奴部落——
挛鞮依望着堆积如山的牧草,她彻底无语了。
“怎么买回来这么多?我们部落就五万多头牲畜,怎么吃得完?”
在她眼里,就觉得这分明是铺张浪费嘛。
牧草不计其数,全都存放在山洞里面,都快要塞不下了。
“呃,这是单于要求的。”
挛鞮依立即闭上嘴巴,不再提出抗议。
如果觉得领导哪里做得不对,最好单独找他聊,而不是将负面情绪发泄给下属。
这样做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领导觉得你这个人有问题。
看得出来,她的情商还挺高的。
经过近一月的挥霍,才花出一百多万“草币”,距离达成目标,还剩下一半。
这波抛售货币,给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市场经济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绝大多数牧民手中都持有几万“草币”,然而,他们却发现,有那么多钱能干嘛?
先前售卖了上百车牧草,如今只能用这些钱换十车牧草,贬值十倍!
当匈奴部落不再补贴牲畜,牛羊马的价格猛然飙升,如今五千“草币”才能兑换一匹壮马。
“草币”之所以让人青睐,不是因为它的价值,而是看中它的方便携带。
如今却变成拉五六辆马车的“草币”,才能兑换一匹马的时候,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自然而然会渐渐被抛弃。
市集中,已经开始有人拒绝使用“草币”交易,恢复过去的以物换物。
但是,由于市场在新货币的冲击下,物价被重新定义,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来的交易比例。
虽然不再使用“草币”,却到处都是币的影子。
原先三马车牧草可以换一头牛,现在却要二十车牧草。
这种物价,对大型部落而言,是利是弊?
也许有人会觉得,大型部落只需要交出一头牛,就能换取二十车牧草,这不比以前赚多了?
问题来了,如今整个南部草原,谁家还有牧草啊?
先前人人都加入“割草神教”,除了自己囤的,整个大草原都成白虎了。
再加上,部分不理智的牧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