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石墓之下(2/6)
满头大汗,不知刚才看见了什么,全身打哆嗦,似仍心有余悸。
文钊紧握石小狗的手,说道:“万幸你们能找过来,这墓室甚怪,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既然石兄找到了出路,我们按着石兄出来的那个穴口返回吧。”
张宗义连忙摆手,说道:“刚才我们被黄水冲到悬瀑之下,那里只可下不可上,满池都是鼍龙,我和石兄差点死在那儿。”
石小狗说道:“这是鬼搭桥,这间大室似乎没有可做标识的地方,每处都无差别,我的罗盘刚才被鼍龙吃到了肚子里,看来我们要想出去得另寻它法。”
“有有差别。”魏向财叫道:“这四壁全是雕像,每个像长得都不一样,我看这出口和这像有关系。”
石小狗环壁一周,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魏兄说的没错,这墓室出口确实和像有关。”
文钊说道:“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少年骑马像和一个少女像,以为是杨氏祖先杨端和杨门女将穆桂英,可是那两个穴口进去后我们又重新回到这里,这八口我们已试两个,石兄你有什么高见?”
石小狗皱着眉头,沉吟在一旁,这时张宗义指着一尊像说道:“大家过来看,这像好有趣。”
众人走到像前一看,原来是一个带着官帽男子跪在地上,手中拿着一个宝盒,文钊见这人像是朝中之人,却不知是杨氏何人。
石小狗说道:“明洪武四年,播州二十一世土司杨铿拿着宝盒去应天府进贡明太祖朱元璋,这朱元璋可不是省油的灯,为人特别小心,他觉得元朝刚灭这人就来送礼,实在可疑。虽然良禽择木而栖,但是播州杨氏割据一方、财力雄厚,而且周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是他们反起来,够朱元璋喝一壶的,故此后朱元璋对播州杨氏处处提防。而杨铿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面圣之后就找到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学者宋濂,斥资黄金千两求他编纂《杨氏家传》,在这本书里,播州杨氏就被写成了山西太原人。”
文钊说道:“之前石兄说杨端急切证明自己华夏血统,难道他们早有谋反之意?”
石小狗点点头,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杨氏一族篡改族谱,恐怕早有预谋。”
“那这雕像中的人是杨铿?”苏达坤问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