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主任送各种票给棒梗(3/3)
挺有孝心。”李海州指了指前方的供销社,“走吧,我们边走边聊。票的问题,我给你解决。”
“李主任,票就算是我先借你的。等我发工资了,我还给您。”贾棒梗骑上自行车,扭头对李海州说。
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供销社门口。
李海州停下自行车,从包里拿着一叠票,递给贾棒梗,微笑着说:“棒梗,票算是自己的,我刚和翻译局三处的欧阳萍处长见了一面,她对你的翻译赞不绝口。为了提高你工作的积极性,我专门给你申请了一些票。”
“李主任,那就先谢谢您了”贾棒梗接过这些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棒梗,不用和我客气。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有翻译任务的时候,你保质保量完成。估计最快明天就会有翻译任务。”李海州拎着包,和贾棒梗一前一后走进南锣鼓巷供销社。
在那个年代,供销社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的场所,连接着生产和消费。
墙壁上的宜传画是供销社的一大特色,主要描绘了节约每一粒粮食、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以及热火朝天的生产劳动场景。
工人们挥汗如雨地劳作,农民们弯腰在田野里辛勤耕耘,孩子们在学校里认真学习。
画面上的每一个形象都是那么生动,那么真实。
南锣鼓巷供销社的柜台上摆放着各种生活必需品,从大米、食用油到布料、蔬菜,肉、鸡蛋,再到日常用品如肥皂、洗发水和牙膏等,应有尽有。
这些商品大多数是凭票供应的,需要拿着各种票,如粮票、肉票、米票、酒票和布票等,才能购买到自己所需的物品。
供销社的营业员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面带微笑,为每一位顾客服务。
有的营业员细心计算着票证与商品的兑换,有的则熟练地用秤称量货物,共同编织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