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远镜(2/3)
王徵点了点头:“那好,我明日便给邓教友去信,争取尽快制出个成品来。”
“有劳王老。”
接着韩林又将头转向了茅元仪:“昨日从京中解运了一批刀枪铳筒等武备来,茅先生可是看过了?”
“确有一批兵甲过来,我看过了,若是按照咱们的议定来看,可用的怕是不足三成。”
茅元仪的话让韩林一皱眉:“这么低?”
冷笑了一声,茅元仪道:“就这解运的人还说,因为乐亭营属于陛下青眼的新军,工部和军器司戊字库(明代全国兵器的储备库),挑了一批上乘的过来。”
韩林叹了口气:“没想到堂堂大明工部所制,竟然大部分都是一些废铜烂铁。”
“未上冻以前,水车制打了一批精铁,改换风车以后正在钻铳管,我看过了,合格率应该在七成以上,虽然还是慢,但比以往人力去钻要快得多的多,约莫到明年中,一千五百支新铳就能够将现有的换装。”
听完茅元仪的话,韩林想了想补充道:“到时换下来的,都交给侯世威那里,新建的壮武营还缺武备。”
乡勇这个名字韩林怎么听都觉得不好听,因此将其独立扩为了一营,曰壮武营,是乐亭营正兵的预备队,这个部门暂时交给侯世威管理,由其麾下巡检司那些从军中伤退了以后的巡检代为训练。
“至于大人所说的自生火铳,也已经有工匠研制造出来了,只是实在一言难尽。”
燧发枪其实欧洲目前已经有了,历史上,大明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还要等到六年以后才被毕懋康制造出来。
其原理十分简单,就是通过燧石撞击出来的火花,引燃药室内的火药,以此代替火绳,达到击发的目的,相比于怕风怕雨的火绳枪来说,按道理会更好用一些。
不过事情显然不像韩林说的那么简单。
茅元仪继续道:“一个是这簧力,要么就是劲道不足,根本不足以产生火星,要么就是力道太大了一些,直接断裂;除此之外还要有特定的火药进行配合,寻常火药点火率也不够;此外就是易损易坏,那柄样铳,发火三次以后就坏了。”
韩林点了点头,燧发枪到现在其实已经出现了足足八十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替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