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吕后评价褒贬不一,系统能量95%,性本善与性本恶(3/3)
以诗礼教化万民,人性本善的观念深入人心。”
“若按此新说,那人们的道德修养又该从何谈起?难道一切善良之举都只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非内心的本能?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有宋代程朱理学的追随者整理了下衣衫,义正言辞地说道:“程朱夫子教导我们,天理即人性,人性本善是天理昭然。”
“如今这等言论,简直是离经叛道,会扰乱世人的道德根基,让天下陷入混乱!”说罢,他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屑。
明朝心学大儒的弟子轻抚胡须,却是若有所思。
虽说心学强调内心的觉悟,但也认同人性中善的存在。
可这新观点把人性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倒也让人有些疑惑。
难道我们一直以来对人性的认知真的过于片面?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愤怒地驳斥,有人困惑地思索。
这场论辩在万朝文人中久久回荡,似是要将千古以来对人性的认知重新梳理一番。
对于历朝历代的争论时锦初也并不知道,对于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她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在此从小的教育中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儒家理念。
但是随着成长,时锦初进入大学这一小社会,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让她轻松见识到更多人与世界,对于从小环境与固有教育思想发生极端反差。
时锦初意识到中式传统教育未免,过于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