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会做饭的男人(2/3)
人过日子。
老年虽然孤苦伶仃,眼下有个两个后辈陪伴孝顺她,前世也不知道是积了什么大德。
……
杨家。
苏秋赶来师父家时,大清早的就有人看病。
看病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衣服上都是补丁,散发着一股子不体面的牛粪味。
将近一米七五的个头,人瘦的一把骨头,头发花白了一半,鼻梁架着一顶破碎的眼镜,整个人脊背弯曲似乎有些疲倦,头一直低着。
杨文清看到徒弟来了,开口招呼道:“小秋,我刚开了几味药,你帮着抓一下。”
“好的,师父。”
苏秋麻利的拿起药方,对着去后面一排大药柜抓取称药。
药方上有药名和药量,后面的大药柜也各自对应着药名。
苏秋跟随师父学了这些时日,简单的抓药称药没问题。
药方的药味不多,且都是些便宜的药,一共抓七副,苏秋一会儿就给抓好了。
她打包好,用麻绳系住将药提过去给了那位患者。
“同志,您的药。”
“谢谢。”
那中年男人起身鞠躬道谢后,和苏秋感激点头,又从兜里摸出皱皱巴巴的一小叠零钱交给杨村医。
“多谢杨大夫。”
杨文清接过,只抽了上面的两张小面额的,把剩下的还给人。
“都是些便宜药,用不了这么多。吃完应该就差不多了,如果后期还有什么问题,关同志随时来找我。”
被叫做关同志的中年男人双眼通红,弯腰鞠躬道谢:“杨大夫,谢谢您帮衬。”
杨文清目送人离去,还无奈叹了口气。
苏秋见此,不禁有些好奇,凑过去低声问:“师父,他是什么人?不是村里的村民吧。”
看人谦逊有礼,可穿的又破破烂烂,言行举止和这个村子的人格格不入。
杨文清看了一眼小徒弟,压低声音说:“牛棚里的下放教授,关家两口子不容易,还带着一个有哮喘的女儿,日子着实艰难。”
苏秋听到这里一阵感慨。
六七十年代下放的人群不少,不过再有一两年就能全面放开,这些人们也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