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尸河(1/2)
“作为仵作,自然比旁人知道的多一些,只不过,依旧比不得向施主见多识广。”
“哪里哪里,还是道一大师更厉害。”向非晚亦谦虚的开口。
听着两个人夸来夸去的,桑榆翻了个白眼,躺在了地上。
闲的无聊,她忽然问道:“向非晚,你真的是叫做向非晚吗?”
桑榆从记事起,就听过一个词——桑榆非晚。
秦涯说,那年他入京赶考,在众多学子中,他算年纪大的了,不仅如此,路过一个闹饥荒的村子时,更是其他人不顾反对,带走了一个快被饿死的女婴。
孤身一人赶考,尚且容易疲倦分心,何况还要带一个孩子。
同考者几乎都不看好他,劝他早点回老家老老实实种地算了。
可秦涯不信,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给那女婴,取名为桑榆。
桑榆未晚,壮志未酬。
那年,秦涯三甲探花,受封入翰林院,而后又授以大理寺少卿一职。
他的每一步都在说:“桑榆非晚”。
这亦是秦涯给她取这个名字的缘由。
所以,桑榆可不信有什么人能欣赏“非晚”这两个字,一看就是当时听她自报家门,随意编纂的一个名字。
这么长时间了,桑榆本来也不准备问的,可她实在是闲得无聊。
“这世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何必问个明白?”向非晚反问。
桑榆品了品,最后道:“你应该跟和尚一起出家,说话都一个调调。”
向非晚笑了笑,没有接话。
黄昏,太阳一点点西斜。
三个人站起身来,准备再一次入村。
向非晚提醒道:“若是有什么不对,先行出来。”
桑榆和道一都点了点头。
晚上的确比下午的时候好近一些,桑榆明显感觉到那窒息的感觉没有了,不仅如此,向非晚的眼睛也没有什么异常。
她不由道:“这是什么原因?”
“昨夜我来的时候,此处明显没有这么浓的瘴气,可当太阳大的时候,反而起了瘴气,加上程县令提过,最初发现尸体的地方在月亮河,所以我猜测,此处的瘴气,极有可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