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青年记者团服软(1/4)
四人得意忘形的走着笑着。
刘龙跟苏瑾说,你刚刚说什么?
什么说什么啊?苏瑾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刘龙突然想到了,什么跟什么啊,这就是咱们村啊!你以为这是哪啊!你天天在村里你还不知道啊!
四人顿时冷汗四起。
张槐赶紧说到:完了完了,这可了不得了,以后绝对不能得意忘形了!这回闯大祸了,这老年记者团晚上不得挨个找咱家里去啊!
刘龙表现的倒无所谓,我没事儿,晚上我就回城里,饭店还得我帮忙呢。
我跟你一起去,反正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苏瑾紧跟刘龙的话说道。
你等会儿!你俩这意思是跑了呗?伤害我跟张槐抗呗?大刚质疑的问他俩。
苏瑾刘龙俩人臊眉搭眼的支支吾吾着。
张槐也看着他俩:哼,不仗义了昂!
苏瑾刘龙一看俩人没了主意,刘龙赶紧说道:哎呀没事儿,这样,咱们去小卖铺买几袋大米,给这几个老太太送过来就当赔礼道歉了不就得了!苏瑾一听觉得有谱,紧忙表示,对呀!说两句好话不就没事儿了么!看把你俩给急的。
走,别的也没招了,往后可得谨慎了,这一得意忘形就飘,就不考虑后果了,咱以为是跟人老太太闹着玩的,可这老太太们可当真啊!张槐边走边跟苏瑾他们说。
兄弟四人向小卖铺走去…
叔,这大米多少钱一袋?苏瑾问道。
因为一个村子的可能老人们认不清后辈的孩子们但是差一辈儿的都还是挺熟悉的,尤其苏瑾这三十万硬博六千万的顶级投资盈利更是让苏瑾在十里八乡都广为流传。
老板一看苏瑾来了赶忙热情的招待着:呦,苏瑾来啦,这米26,咋啦?你爸妈出去旅游了自己不会做饭啊?你别买米了,你来叔这吃,多双筷子的事儿。
有好多人认为农村比城市好,人都实在热情,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哪里都是一样的,都是崇拜强者的,既然崇拜强者就一定会贬低弱者,甚至看不起弱者,弱者,不管在哪里永远都是被人贬低踩着提高自己的工具,如果说农村比城市儿好的地方,也许就是人情味儿会更浓一点吧,如果换做一年前还是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