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养叛军,杀大户,两难自解!(2/4)
真。”
“让灾民被迫成为叛军,不如让他们主动成为叛军,算是朕对沈云卿的拙劣模仿了。”
萧天佐的思路花样百出。
他原本是没想到这一点,但想起沈云卿资助齐州流民军的手段,便觉得不失为一个解开难题的手段。
洪忠并没有否定萧天佐的计策。
只是觉得,这并非是长久之计。
“陛下,奴婢仍然觉得,从江南道到江北道,开挖三条运河治理水患。”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工兼赈,让百姓们参与其中。”
“我们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工钱,让百姓在灾年吃口饱饭,等到运河挖成,江南将再无水患,江北也再无大旱,让两地重新化作鱼米之乡。”
洪忠的思路没有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
那么还有个问题。
开挖运河的钱从哪里来?
依照以前开挖运河的造价,每一条运河都需要最少花费一百五十万到三百万之间的白银。
即便尽量压缩成本,也少不到哪里去。
此事,只能暂且搁置。
洪忠离开尚书房后,在司礼监和随堂太监柳贤碰了面,后者更赞同萧天佐的方法。
“洪公公,你的方法是一劳永逸,但任何成本都是居高不下。”
“陛下的玩笑话很极端。”
“但只要做起来,那就是行之有效,而且我们都应该明白,天灾的根源是人祸。”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如果百姓们家中年年都有存粮,就算是洪水滔天,也饿不到他们,这场天灾的影响就不会那么恶劣。
关键在于,百姓家中没有余粮。
土地都被大户们占了去,等到天灾来了,难道指着大户救灾?
他们可不会这么仁义!
因此,柳贤赞成萧天佐的想法。
养叛军!杀大户!
就算各方士族很不满,难道还能怪得到萧天佐头上么,等事后诏安叛军,又能收割一片威望。
洪忠思考明白后,感叹道:“陛下少年英才,我等远远不及啊。”
“当然了,洪公公的考虑也没错。”柳贤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