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郎君且慢行(3/4)
结果的思考只是徒劳的精神内耗,反正京城就在那,司天监就在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与其在这无端猜测,不如明日入京去找监正问个明白。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吕家三口就已经醒来。
老年人觉浅,一般都是丑时末醒来,起身准备早点与茶水,而吕奉身为御刀卫,早晨需要点卯,虽然许百户好说话,但也不能去的太迟,以免拂人家的面子,这处宅子在京城外,他得早起半个时辰赶路。
宁子期醒来时吕奉已不见了踪影,只有吕老汉夫妇在院里等他。
“可是耽误了老伯的生意?”宁子期抬眼看了看时间,不好意思的问道,他昨天可是见到吕老汉的茶棚里放着油锅与灶台,显然也兼顾着早点的生意,今早为了等他,估计得亏去不少。
“不妨事,都是小本生意,赚不到多少,今早能多歇一歇还是借着郎君的福气。”吕老汉笑呵呵的摆手,一边递上刚出笼的肉包子,一边招呼着老伴跟上,自己则推车跟着宁子期往茶棚的方向走。
吕老汉能这么说,宁子期可不能就这么听,有恩必还,有仇必报才是他的人生信条,昨夜借宿加上今早一饭,别的不说,银钱这一块他还是能管够的,钟离教过他怎样有效凝聚金属元素,只要给他时间,金银财物这种东西,要多少有多少。
岩元素神之眼光华流转,宁子期左捏右捏,在掌中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银块。
来到茶摊前,帮着吕老汉搭好锅炉,宁子期从吕老汉售卖的物品里挑出一个葫芦,递给吕婆婆,示意她打满酒,随即不由分说地给出一块约摸五两重的银子:“老伯务必收下,这算是我的住宿费和打酒钱,不要推辞。”
“这怎么好意思,不过是举手之劳,怎当得起郎君厚礼。”
几番推辞下,吕老汉终究还是收下,五两银子,说不得多也算不上少,宁子期担心给的多了对吕老汉一家来说反而是祸事,毕竟财帛动人心,即使在场的商贩、旅客都知道能在官道上摆摊的必有官家背景,也难保不会有人恶向胆边生,做出谋财害命的勾当。
从吕老汉处告辞,宁子期骑上马向京城的方向策马而去,这马是吕奉留下的,他自己则是赶早去县东头的驿站又租了一匹。
他此番去京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