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三道诏书的本质(2/3)
而想带兵抢夺迎驾诏书,这事儿其实就和王甫脱不了干系。
建和元年七月,原勃海王刘鸿薨,无子嗣,国绝,孝桓皇帝刘志就封自己的亲弟弟蠡吾侯刘悝为勃海王既能延续刘鸿香火,同时也能让自己的亲弟弟直接成为诸侯王,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延熹八年一月,刘悝被人弹劾意图谋反,刘志不忍心诛杀亲弟弟刘悝,仅仅将他贬为廮陶王,只有一个廮陶县的封邑。
虽然同样是诸侯王,但是勃海王和廮陶王能是一回事儿吗?
前者是正儿八经的封国,而后者却只有一个县的食邑。
无奈之下,希望能再恢复自己勃海国王爵的刘悝就通过中常侍王甫联络,许诺如果王甫帮其复国之后,可给王甫答谢五千万钱。
永康元年十二月,孝桓帝刘志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
但是吧,刘悝认为这是大行孝桓皇帝刘志的遗愿而不是王甫出力的结果,所以就拒绝付给王甫五千万钱。
紧接着,就传出了刘悝想要带兵抢夺迎驾诏书的流言。
而王甫之所以要查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估计就是因为这两个人和刘悝关系很好。
管霸和苏康两人也差不多,虽然没有王甫那么大的胆子,但是管霸喜欢往自己家划拉土地,苏康在雒阳城内起第连云,还娶贫良家女为假妻,甚至效仿天子置三夫人、贵人、美人,奢侈无度。
刘宏不想再留着王甫和管霸、苏康这三个死太监了。
王甫、管霸和苏康这三個死太监,一个胆子肥到敢答应让刘悝恢复勃海国这种事情,一个玩了命的搜刮良田,另一个敢效仿天子置三夫人,偏偏这三个死太监还都愿意跟那些“清流名士”共情。
正如刘宏当初问曹节的那个问题一样。
“寡人养的狗,却向着寡人的敌人摇尾巴。”
留下这三个死太监,刘宏觉得自己睡觉都不安稳!
等到曹节匆匆赶到厚德殿,行过拜礼之后,刘宏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朕记得,曹常侍曾经拿出过一份名单,上面列举了王甫、管霸与苏康等人的罪行?”
曹节心中一凛,躬身拜道:“是。”
刘宏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