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朕有一个梦想(2/3)
说话,便强忍着心里的不爽,拱手拜道:“请陛下明示。”
刘宏笑着说道:“朕之所以给阿母说这样一个故事,重点并不是说能收上来多少钱的税,而是说,富户仅仅只是盖一座院子,便能让卖砖石和木材的商人、帮工的乡邻都跟着受益,财货因此而得以流通。”
“其中的重点,在于财货流通之后,所有人都因此而受益,并没有什么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相比之下,原本依靠耕种来累积财富的方式,难免就会差上了些。”
这回轮到窦武愣住了。
好像,大概,也许,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就在窦武胡思乱想之时,陈蕃却脸色大变,望着刘宏叫道:“陛下万万不可!”
众所周知,大汉是推翻了“暴秦”才立国的,所以大汉朝把“严酷”的秦法大加修改,不光改了名字,还改了里面很多个字,所以汉律和秦律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无论秦律还是汉律,对于商人或者说商业打压却是一脉相承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明郡、南海,以谪遣戍。
由此可见,秦朝基本上是把商人和罪犯同列。
大汉为了表示自己比“暴君”要宽松温和,所以没把商人和罪犯同列,但是大汉朝规定,商人不许穿锦衣、不许乘车、不许做官,同时还规定“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
总之就是一句话,商人见利而忘义,虽然不能没有商业和商人,但是也绝不能给他们任何好脸色,只要打压不死,就得往死里打压!
刚刚刘宏说富户盖院子,几乎所有人都从中受益,陈蕃差点儿就以为刘宏要开始重商了。
这踏马哪儿行啊,重农抑商才是国策,重商抑农是取乱之道!
然而刘宏却竖起手掌,笑着说道:“太傅勿慌,朕非是要重商而轻农。”
陈蕃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殊不知,刘宏对于商人或者说对于资本的警惕,其实要远甚于窦武、胡广和陈蕃等人。
刘宏还记得,有很多关于明末的书籍上面,都会写上这么一句话“伴随着明的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