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忍一时越想越气(2/3)
身拜道:“回圣淑,天子能悯百姓劳作不易,能心忧百姓教化,实为天下万民之幸。”
窦太后脸色渐缓,望着胡广与陈蕃说道:“天子拜托司徒和太傅的事情,可没有一样是简单的,倒是要劳烦司徒和太傅了。”
胡广赶忙躬身拜道:“此臣等之责也,当不得圣淑劳烦之说。”
窦太后嗯了一声,暗自琢磨一番后说道:“今日就先这样儿吧,待会儿大将军留一下,朕还有事要与大将军说。”
待胡广等人都告辞离去,窦太后便直接望着窦武问道:“我窦家子弟,可有随段颎出征的?”
窦武摇头,答道:“并无。”
窦太后微微皱眉,沉声道:“让我兄弟去。”
窦武低头思虑一番,最终点了点头,应道:“好。”
窦太后所说的兄弟,是窦武唯一的儿子窦机,也是窦太后的亲弟弟。
一开始没让窦机从军,是考虑到段颎打起仗来有点儿不管不顾的意思,窦机要是没出事儿还好,万一是要真出点什么事儿,对于窦氏而言可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儿。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既然刘宏已经亲自去了段颎军中,这时候再让窦机去,基本上就是陪侍在刘宏的身边,军功是肯定能混到一些的,而且不会有什么危险。
窦太后又接着说道:“除了让我兄弟去军中之外,父亲这段时间也千万要注意,既要替天子守好家,也千万不能落人什么把柄。”
被窦太后这么一说,窦武的心里顿时不些不爽。
替天子守好家,就意味着窦武需要以大将军的身份去做很多事情。
而不能落人什么把柄,就意味着窦武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必须要谨小慎微,因为天子不在雒阳,窦武万一干出点什么事儿,很容易就会被人联想到王莽或者梁冀。
这两个要求几乎是完全相悖的。
只是思虑再三,窦武最终还是点头应下。
三君之一,既是盛名,也是负担。
尤其是一个身为大将军的三君,更是将窦武捆得死死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窦武才开口问道:“天子此次离雒,不知何时能归?”
窦太后微微一怔,反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