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帝王心思(3/5)
疵。”
赵煦满意地点头,脸上的笑意愈深。
“赵子安已破河间府,辽帝怕是坐不住了,接下来要么是遣使议和,割让燕云十六州,要么拼死一搏,誓保燕云十六州,不论辽帝选择哪种方式,赵子安和麾下王师收复燕云已无悬念。”
赵煦语速渐慢,垂下眼睑看不出表情端倪,只是低声道:“赵子安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朕会下旨,将汴京的三十名将领便全部充入他的麾下,这支精锐之师,必须全部掌握在朕的手里。”
曾布沉默片刻,叹道:“官家所虑,臣能理解,臣只是觉得,收复燕云之后,官家为何不直接将河间郡王解职,令他回到汴京,从此当他的逍遥宗亲郡王呢?如此,他麾下的精锐之师依然掌握在官家手里。”
赵煦摇头:“收复燕云后,北方的辽国气数仍未尽,朕还需要赵子安率师继续北伐,直到辽国灭亡,朕一统天下。”
“朕要用人,也要防人,先生莫说朕寡恩,你若是朕,只怕做得比朕更过分,朕已尽量顾及宗亲兄弟之情了。”
曾布无言反驳,赵煦说得对,无论多么信任器重的臣子,当他的手里掌握十万兵权时,哪个皇帝不猜忌,不防备?
赵孝骞掌握的哪里是什么兵权,根本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雷,不果断选择扔出去的话,便只有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可偏偏官家还需要赵孝骞继续北伐,这颗雷他就算想扔都扔不了。
只有官家才能决定赵孝骞手里的雷什么时候该爆。
这才是赵孝骞最大的麻烦。
曾布很清楚,站在官家的立场上,他的决定其实没错。曾布作为文臣,内心其实也反对武将兵权过甚,隐患实多。
但不知为何,想到那个在前线号令将士攻城掠地的年轻人,那个洗刷了大宋百年耻辱,令大宋君臣子民扬眉吐气的郡王殿下,曾布就忍不住心里发堵,闷得慌。
飞鸟尽,良弓藏。
历来帝王,大抵如是。历来忠臣,难逃结局。
华夏数千年王朝更迭,仿佛驴拉磨一般,只是一圈一圈走着重复的路,一遍一遍经历着相同的命运。
…………
郑春和走出宫门,怀里揣着草拟过的圣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