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负负得正(5/9)
这一波属于是负负得正了!
“确实是有这么回事。负责牵头的当年还在咱们学校留过学呢,费能文你们有印象没?”林朝阳说。
孙玉石反应快,惊奇道:“是那个哈佛、耶鲁的双博士?”
“没错。”
说句不好听的,七八十年代来中国留学的,基本只有三个原因,要么是真心热爱中国文化的、要么是出于政治目的、要么是条件太差。
像费能文这样名校出身,拥有双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在美国都极其少见,更别提他还专门跑到中国来留学,燕大的人对他的印象不可能不深刻。
孙玉石和洪子成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费能文的事,想想又觉得高兴,费能文怎么着也在燕大留过学。
林朝阳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是燕大职工,老丈人一家也是燕大的。
这事要是说起来,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了。
不过两人来不及高兴,他们问起了日、美两国文学研究会创办的细节问题,林朝阳便将他所了解的情况讲了一遍。
聊完之后,孙玉石沉吟不语,洪子成见状说道:
“朝阳你是我们自己人,我就不瞒着你了。美国成立林朝阳文学研究会这事,对我们中文系的刺激不小。
现在日、美两国都成立了你的文学研究会,这充分说明了你那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不过我想你也能明白,在我们国内的学术界,资历、年纪这回事是个潜规则,而且人还在世就没办法盖棺定论。
在许多学者看来,拿你的作品当作研究对象,确实有点……”
洪子成说到这里,语气犹豫。
“有点上不得台面是吧?”林朝阳轻笑着补充道。
洪子成连忙摆手,“不是,不是上不得台面,是沉淀得不够。”
“都差不多。”
洪子成面色尴尬。
他的意思不难理解,林朝阳小说写得好是大家公认的,但为他专门成立研究机构的做法,等于是将他捧上神坛。
要知道过去这些年享受这样待遇的都是什么样的作家,古代的就不提了,近代的也都是鲁迅、茅盾这样级别的作家。
在很多文学界资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