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乱世忠良不如狗(3/7)
因为大明永乐朝之后文官的权势是越来越大,武将的权力是越来越小,到了嘉靖朝,一个正三品的卫所指挥使甚至都比不上一个七品知县了,哪怕是正二品的都司指挥使那都得听七品巡按御史的。
其实,大明朝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公侯勋贵那都是从千户乃至百户慢慢打上来的,特别是永乐朝,大部分公侯勋贵那都是千户乃至百户出身。
洪武大帝甚至都曾留下祖训,非军功不得封爵,那会儿武将的权力甚至比文官都大。
奈何,文官心思太多了,太会夺权了,在朝堂之上,武将根本就不是文官的对手,所以,大明朝的武将渐渐的便被文官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至于这个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一些什么,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因为史料也是文官记载的,他们自然不会详细记录自己夺权的丑事。
这或许也是洪武朝永乐朝大明战力爆表天下无敌,而到了后面战力却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
他或许可以从支持公侯勋贵和武将着手,来力压朝中文官。
当然,这个时候他还没这个能力,他也只能先将俞大猷招至麾下再说。
曾淳细细想了想,随即介绍道:“这位是定国公世子徐文璧,这位是英国公世子张元功,这位是临淮侯世子李言恭,这位是武安侯世子郑维忠,家父是礼部侍郎曾铣,你觉得我们做你的后台够了吗?”
我的天,原来这群公子哥儿身份这么尊贵,还好他刚没把人家给打伤。
俞大猷这会儿是真的有点急了,他都有急病乱投医的趋势了,因为他都四十五了啊,还是个落职千户呢。
武将能打到多少岁?
这年头正常人到了六十岁那都是老态龙钟,走路都走不稳了啊!
他觉得自己最多也就剩下十来年的时间了,那自然是急得不行了。
这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好机会,他自然不想错过了。
他立马满脸郑重的问道:“几位公子想让我干什么?”
曾淳粗略介绍道:“这个跟朝堂斗争有关,咸宁侯仇鸾想跟我们斗,但是,明面上他根本斗不过我们,我们怕这家伙跟我们来阴的,所以想请你随行保护我们一段时间。”
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