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云龙门之射(3/6)
那位拿了两把长剑,要打双手剑,顾应法,右边的这位则是拿了把不寻常的四尺剑,打起落法。两人脚步一个灵动,一个厚重,打作一团时,刀光剑影,叮叮作响,还挺好看的。不过这两人很明显没有上心,根本没有使出真本事,明显更偏向以表演的形式。
而且看久了后,还是有些乏味,这两人分分合合,比了二十来个回合,一时间还没看出结束的样子。
公主这种还没入行的,看得是津津有味,但台下的一众懂行的宿卫们,则开始埋头用膳了。
在这种无聊的时候,有人起身说:“如此盛会,有比剑,怎么能没有比射呢?军中这么多神射好手,谁愿与我一较高下?”
与比剑比起来,比射干脆利落,输赢一目了然,也有更多人参与,宿卫中当然是群起响应。不一会儿,就有三十来个拿了弓和箭的宿卫,在一旁的小树林里立起靶子,围成一圈比试起来。
相较于比剑,司马玮也更喜欢比射,他坐了一会后,听比射的宿卫们连连叫好,一时心痒难耐,就过去观看,刘羡也跟着走过去。
他见林间立得不是寻常靶子,而是玩了很多花样。大的靶子有熊头,竹竿,小的靶子有草籽袋,甚至还有人不知从哪弄来了几只兔子,说要射活靶。
而射靶的确实也多是好手,基本是十有九中,其中最出挑的莫过于比射草籽袋的。
那草籽袋大不过两寸,比一个拳头还小,人站在百步外,看草籽袋就好似一只蚂蚁,这样的靶子,对眼力和腕力的要求都极高,即使是百里挑一的神射手都不见得能做到。
刘羡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壮士在试射,他应当三十岁左右,身高七尺,满面须髯,是个标准的国字脸,但他神色极为沉静,手持弓矢却眉眼放松,不见有半分杀气。
他很自然地双腿岔开站好,勾弦,拉箭,瞄准目标,飕的一箭射去,一发而终,箭头穿袋而过,里面的草籽哗哗地掉出来。
围观的旁人见了无不拍手叫好。司马玮命人去摘了破袋子,重新换上新的布袋,装了草籽,挂了上去。又给刘羡介绍说:“这是殿中中郎孟观,渤海人,别看他品第只有四品,但射术确实是一等一的。”
这时射箭的又换了一个人,他看上去和孟观差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