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抵达常山(2/5)
十三郡,竟然没有一个由朝廷全权直辖的郡国,实在是咄咄怪事。
不过也得益于此,冀州诸国的治理与监管也变得更加宽松,这才有了刘羡北投司马乂的空间。
常山王司马乂所就封的常山国,地处冀州的西北部,西面就是太行山,北面则是著名的北岳恒山,是当年汉明帝降生的龙诞之地。想要从洛阳前往这里,行人一般是自河桥北上,然后再沿大河东走,抵达魏郡后折而向北,沿路经过广平、赵国两郡,大概经过一千五百里的路程后,就可以抵达常山的国都——真定。
但刘羡毕竟是非常时期出逃出来的,他不可能走正常的路线,尤其是想到,可能经要过邺城与赵国,一旦被发现身份,被扭送回洛阳,那真是万事休矣。
因此,刘羡决定另走远路。
他先是自河内北上天井关,由此翻越太行山,抵达并州上党盆地。自从郝散之乱后,上党百废待兴,到现在仍然没有恢复生气。
然后是过谒戾山,进入太原盆地。这里的地貌极为奇特,并不似关中土塬迭起,而是两面奇山相逼,中间汾水将平坦的盆地分为两半,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好似置身在裂开的天神掌中一般。
离开晋阳,再至新兴郡晋昌。这里人烟已较为稀少,除去守关的军士外,基本都是匈奴人在耕种放牧,河北的第一大河滹沱河,就是从这里奔涌流过,贯穿了巍峨的太行山,一路东流到海。而它所闯过的河谷,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井陉。
而迈过井陉,继续随着滹沱水向东行走一百五十里,也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常山真定了。
这一路走得真是辛苦。要知道,正常从冀州前往常山,官道所过无不平坦,跑马奔驰起来,一日百里是家常便饭。而刘羡选择的这条道路,不仅要多绕六百里弯路,而且沿路多是崎岖坎坷的山林,一座山连着一道坎,一日走上五十里,就足以叫人叫苦不迭。
尤其是妻子曹尚柔,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当做是游山玩水。但随着行走日长,她俨然水土不服,食欲不振,整日精神萎靡地待在车内。为此,刘羡不得不减慢速度,还在晋阳休整了三日。
这使得他在离开洛阳一个月后,才堪堪进入常山国境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