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南下议论(5/6)
有何高见?”刘弘对反对意见一向是非常容忍的。
和演对成都王一拜,继而道:“殿下,请恕我直言,现在是非常时期,并非是两国交战。义军既分南北,可到底哪一路才是讨逆的最大功臣呢?”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答案不言自明,哪一路义军先进入京县,谁就是这次讨逆的最大功臣,也才能获得天下人心。”
“宣城公此策,确实是万无一失,可却提得太晚,也未免太花费时间了。我军现在搜集船只,需要多长时间?分派精兵绕路上党,要多长时间?我们再招降贼军,又要多长时间?恐怕最少也要一个月。”
“打仗怎么能惧怕伤亡呢?现在要紧的是抓紧时间,速战速决,决不能打成慢仗。”
“否则到那时候,齐王殿下已经策马洛阳,遍赏天香,殿下却还未到河桥!殿下莫非甘心吗?”
司马颖闻言及此,可谓胸潮澎湃,当即挥拳道:“如此大事,岂能让齐王专美于前?”心中顿时下定了径直猛攻的决心。
但他很快又反应过来,这未免显得自己过于功利,同时为了挽回刘弘和刘暾的面子,还是故作姿态,纠结了一会儿说:“唉,不对,我要以人心来做定夺。这样吧,支持宣城公的立于左面,支持和府君的立于右面。”
如此做派,征北军司诸将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意?除了司马乂一派的人外,当然是大部分立于右边,就连卢志也沉默不语。至此,就定下了两日之后,大军南下汲郡的策略。
其中前锋为赵骧、石超、李毅等人,卢志留守邺城负责后勤运转。司马乂与刘暾等人的军队作为后继,留在邺城,等他指令。这种做派,俨然是要将破贼的功劳独吞。
司马乂对此颇有微词,几乎就要忍耐不住,当众对司马颖发作,但刘羡悄悄拽了拽他的袖子,顿时令司马乂哑火了。
散会之后,司马乂对刘羡抱怨道:“天下大事,坏就坏在这些急功近利的小人手里,府君为何不让我说话?”
刘羡心平气和地说道:“殿下,有些事情,靠说是说不会的。众意难违,您说服不了成都王,反而会损伤兄弟之和。我想,宣城公也是这个想法。”
刘弘对此情形确有预料,他全然没有被否定的懊恼,而是笑呵呵地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