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初败之后(1/6)
黄桥一败,对河北义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在此战开始之前,众人联想到孙秀司马伦在长安的拙劣表现,又得知对方的主帅是孙秀之子,此前是个马贩,兵力又不过区区三万人,且没有占据任何知名险要。从这种种因素来看,赵逆都该是不堪一击,义军击败赵逆,就如同推倒一根立直的竹筷一样简单。
可现实结果却是极为残忍的,不堪一击的,并非是赵王军,而是有数倍兵力优势的河北义军。在这个过程中,义军甚至没有形成任何像样的抵抗,顺理成章地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等到成都王司马颖得知消息时,已经漫山遍野都是己方的溃兵了。
在得到石超、赵骧等人的汇报后,司马颖可谓大惊,他当即令全军止步,调转方向返回朝歌大营。
朝歌大营距离汲县约有八十里。司马颖下令回师的时候,已经行军走了约有五十里。此时率部原路返回,又是走五十里。这一日下来,相当于直接走了有一百里。
回到朝歌大营时,基本已经是深夜了,所有士卒都疲惫不堪。
一些人脱掉了身上的甲胄后,直接就躺倒在地上喘气,连坐起来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些人还能勉力支撑,可撑着手中的兵器,双腿却止不住地打摆子;还有一些人,他们的脚底已经磨出了血泡,回到营中后,就烧红了铁针小心翼翼地挑开,一股脓水顿时流出,使军营内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但大家都无暇顾及这些了,没有亲历战场的人,都在忙着询问: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会输得如此彻底?
那些真正处在第一线厮杀的人,多半已经战死了。能够第一时间逃回来的溃兵,大多根本不了解实情,能在远处看个大概的,都算是非常难得了。大部份人不了解具体的细节,只是知道前军败了,然后就被溃兵裹挟着成了新的溃兵罢了。
这些人就添油加醋地说:大军刚一渡河,敌军就冲杀过来,我军奋勇拼杀,可不知是何缘故,对方高头大马一骑过来,就吓得我军马匹连连后退,兵器也锋利,长槊竟然能将我方刀剑斩断,而且甲胄也刀枪不入,这才被对方以少胜多,摧枯拉朽地击败了。
人毕竟耻于承认自己的懦弱,为了回避这一点,总会添油加醋地夸大对方的强大。而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