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稳定军心(5/6)
后来不还是做了汉贼?”
此言真是恶毒至极,攻击卢志是想政治作秀,借机自肥的活曹操。
卢志只是呵呵一笑,借机反讽道:“曹操确实是汉贼,莫非袁绍胜过了汉贼?”
在场众人听了,皆不禁暗自赞叹:卢志可说有急智了。不论怎么攻击曹操的品德,可事实就是,当年关东联军中,主张勤王的曹操是诸侯中成就最大者,若说卢志的想法是曹操的策略,那其余人就连曹操也不如,想法又何足采信呢?
郑琰当然也听出来了,一时呃呃难以回复,显然到了理屈词穷的地步。
不过气氛如此紧张,也不利于议事,刘弘主动出来打圆场说:“两位未免都引喻失义了。当务之急还是抚恤士卒,修复营垒,赵逆既未得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振奋军心一事,我们可以从长计议。”
卢志见状,知道这样下去也谈不出什么来,干脆散会。只让司马颖、刘羡、刘弘、司马乂等少部分人留下来,再召开一次小型军议。
他首先对司马颖强调道:“殿下,既然已经打出义旗,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撤军邺城。不然言而无信,无以在天下立足啊。”
司马颖果然被动摇了决心,但他不愿明着说出来,只是踟蹰借口道:“可士气问题如何解决呢?”
卢志听到这一句,就知道司马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这种时候,一个人说话的份量是不够的,于是他就转问一旁的刘羡与刘弘道:
“刘府君,宣城公,你们是百战名将,应该也经历过这种情况,总是有办法的吧!”
刘羡看了司马颖一眼,斟酌道:“士卒军心不振,其实并不难治。都说将领是三军之胆,如今士卒畏战,反应的其实是诸将畏战。连将领都无胆,莫非指望士卒能自勇吗?”
刘弘微微颔首,抚须同意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不难。只要成都王殿下任命几位德高望重,又能以身作则的勇战之士,令他作为军中护军,令士卒相信,大战之际,他绝对会奋勇当先,而不是弃众而逃,士气自然就有救了。”
司马颖闻言,颇有些面红耳赤。他自然听得出来,两人言语是在暗讽:军中士气低靡,责任首先在自己这位弃军而走的主帅身上。这种羞耻感令他回复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