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当世众望刘元海(5/6)
熟悉,稍一回想,顿时想起来,这不是在长安时,齐万年提起过的匈奴大力士么?没想到今日竟然得见到了。
石勒也毫不介怀地回拜道:“哈,勇士当然有些傲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两人紧跟着要自我介绍,不料刘渊摆手笑道:“二位跟玄明、永明都是朋友,我作为长辈,岂有不知的道理?”
说罢,他又笑言道:“这里本不是什么好地方,但过几日就要打仗了,我又刚领了这一军。士卒的性命宝贵啊,我要忙着教他们点东西,两位如果愿意随我走走,帮我查漏补缺,我还是非常欢迎的。”
刘羡行礼道:“久闻元海公美名,今日一晤,就是想向元海公请教。”
“哈哈哈,能让安乐公世子请教,我也算是不虚此生了。”话是这么说,可刘渊的笑容却是风轻云淡的,他的岁月积淀已经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地步,没有人能通过表面来揣测他的情绪。
接下来,刘渊当真如他所言,继续旁若无人地在校场巡视。看见士卒在练习刀法、剑法、枪法、弩法,马术,乃至阵法,他都能在一旁指点,而且每次指点,都言之有物,一听就知道是得了要领的。刘羡初听还不觉得有什么,可随着旁观的时间越多,他不禁骇然发现:这位刘元海,似乎无所不通,无所不知,无所不会。
而且这位匈奴左贤王,堪称记忆超群。才来了短短数日,可他对麾下的军官士卒,就像是了如指掌,每个他指点的士卒,都能叫得上名字。刘羡虽自诩也能做到,但考虑到刘渊年纪已大,而且麾下多是卢志临时分配过来的汉人,却仍能有此效果,只能说甘拜下风。
演练过两个时辰后,士卒们去歇息了,刘渊则把军官们留下讲武。一般来说,讲武是传授在战场上需要注意的种种要点。但刘渊却与众不同,他竟然在校场上讲经论史,格外强调“武德”的重要性。
他先是给众人讲了七国之乱与诸侯讨董的案例,然后道:
“既然打出勤王义军旗号,义之一字,并非荣誉,而是重担。所谓德者,先行律己,而后律人。如若不行,必失人望,反为世人所唾骂,白白成了小人。我愿诸君做大丈夫,多读《史》、《汉》,效仿古时英雄,能为常人之不能为,受人敬仰,勿要做小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