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赐婚(月末求月票,推荐票,过期了可惜,就请砸过来吧。)(2/5)
就是话赶话说到这了,做个样子罢了。
恭亲王奕訢仔细的打量郑国辉,见此人身材高大,眉宇间尽是冷峻肃然之色,坐立不动如松,身上却在涌动着蓬勃的青春朝气。
似乎一声令下,便即刻出辕门跨上战马,力斩敌酋首级于马下,心中的欣赏更多了一分;
“郑大人年少有为,悍勇善战。
令本王想到古人云;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我朝马上得天下,素来重英雄、惜英雄,绝计不会埋没了一员虎将。
但本王更希望你守拙致远,方能成就一番仕途,那就取“守拙”二字如何?”
守拙?
郑国辉愣了一下,连忙抱拳行礼说道;“回禀中堂大人,家父论辈是“守”字班,名讳上守下仁,其他叔叔依次为守义,守业,守道,守成,唯有八叔为守拙……”
恭亲王奕訢听了也笑了,这个“守拙”二字肯定不成了,那不是与父辈一班了吗?
又想了一下,说道;
“须知通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古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是也,历史又称海陵地,确实是个好地方。
既如此,取“静海”二字如何,希望尔等不管身居何位,始终心怀桑梓,方为初始。”
“多谢中堂大人赐字,“静海”感激莫名。”郑国辉再次长长的一辑到地,这次倒是诚心诚意。
恭亲王奕訢无论历史风评如何,始终是大清朝这个烂摊子的裱糊匠,在风雨飘摇中撑过来属实不易。
对自己真的不错,又是取字号,又是帮着找媳妇,隐含回护之意。
座师能做不能做的都帮着做了,仅少一个名分而已。
这一礼,属实应当应份。
恭亲王奕訢给取了“静海”二字,见郑国辉上道的认可,心中满意之余,便将良配的人选说了出来,道;
“本王考虑的是李瀚章与骆秉章二人之女,皆是出身名门,同为朝廷肱骨之臣,端庄厚重,可为良配。
骆秉章家有小女正值碧玉年华,听闻才貌俱佳,可为优选。
但这都是道听途说,不足为凭。
倒是李瀚章小女与本王的大格格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