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调兵分赴苏北各府(2/4)
该部不足的兵力,由徐州府当地征募的900余名新兵补足,在驻地展开同步训练。
江南招讨使郑国辉大人私下里给何汝霖交了底;“此次出征一两银子也没有,既然给徐州府卖命,那么肯定要吃他的,用他的,有本事还要捞些回来。”
驻扎各府军队吃用及一因供给,全部由当地官府负责,包括士兵饷银,开拨银及粮草等等。
好在江南各府素来富庶,官府钱不够,找一些地方大户士绅捐献些银子,不是什么大事儿。
换个穷地方,压榨不出油水来,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受苦的总归是士卒,而不是上面的将军。
郑国辉也吃不到这些空饷,如今他虽然投靠了恭亲王奕訢这个大粗腿,官面上的支持肯定有,但朝廷的银子是真没有。
恭亲王奕訢没有提扩编绿营兵的薪饷从何处来,朝廷的兵部也装痴作傻,反正你自己想办法。
郑国辉的办法就是把私盐卖到苏北各府去,维扬府和淮安府就别指望了,这两个地方本来就是盐业重地,自家的盐都堆成了山。
唯一的去处就是徐州府,而开拓私盐销售渠道就交给了一众幕僚们,派了一些年轻有胆识的人去做。
增兵徐州府是第一步,在以后的数天内,增兵淮安府,增兵镇江府,增兵维扬府,增兵通州府陆续发出,一支支军队沿水陆开进。
能坐船的就坐船,不能坐船的就步行。
与此同时
一封封军报发往京师,恭亲王奕訢交代的事儿,不折不扣的就完成了,在上峰心中留下好印象。
忙完了这些,李鹤章率领着随从也乘船抵达金陵城,比预期时间晚了许多。
他带来一个好消息
熔炼铜矿和铸币同时进行,在6月底,即可铸出八千~一万贯铜钱,这相当于1万两白银。
下個月速度将猛增,预计可以铸出五~六万贯铜钱,相当于五、六万两白银。
紫铜钱品质优异,一千钱(即一贯)可以换一两白银。
若是换做朝廷铸造的铜钱,那得一千二三百钱,才能换得一两白银。
若是一些品质更差的私铸铜钱,必须得一千七八百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