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被黑化惨了(2/6)
丹阳尹刘惔认为桓温确有奇才,但亦有野心,曾提议不能让其掌握荆州重地,但被总理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驳回。
桓温有句名言:“一个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遗臭万年”一词便由此而来。这足以看出他确实颇有野心。
他为了真正掌控长江中上游,刚刚接手荆州便做起了占据巴蜀的准备,直指已经日渐衰落的成汉政权。
于是上书朝廷请求 1万精兵平定蜀地,未等回复便率军西进。当时满朝大臣都认为他此去必败,却没想到这将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战役,连桓温他自己都没想到能在即将战败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起初,晋军刚一上场就三战皆捷。可是成汉皇帝李势虽然荒淫无度,但也不是好惹之辈。随即集结了所有兵力与晋军拼死一决。
晋军损失惨重,刘史还射中了桓温的坐骑。他被吓得连忙下令撤兵,可是敲击战鼓的鼓吏却把退鼓敲成了进军鼓。士兵们以为这是拼战到底的命令,干脆全力冲杀,最终意想不到地灭了成汉政权,使得桓温一战成名。
这次彻底掌握了长江的中上游兵权。此时的桓温已有巴州之地,经常自行招募军族调配资源,间接地露出了不臣之心。司马昱开始觉得刘惔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于是想了一个让扬州刺史殷浩参与朝政的方法,从而抑制桓温。
349年,后赵的皇帝石虎病逝,北方形势一片大乱。
桓温便以此为机再次起兵北伐。而司马昱认为,现在的桓温仅有八州,如若再次获胜,掌控其他地区,他将会成为东晋皇位的最大威胁,便驳回了他的奏请,同时让殷浩带兵北伐。
结果殷浩的战绩惨不忍睹,大量的物资被掠夺殆尽。桓温则趁机列举了多项罪状对其弹劾,殷浩最终沦为平民。
桓温之子桓熙掌握了内外大权。他之后三次北伐,先是攻打了前秦,但因粮草不足而撤兵;第二次是攻打姚襄,此战虽然获胜并收复了洛阳,但是桓温刚回荆州,收复不久的部分地区就再次失守;第三次则是攻打前燕,这一战晋军惨败,损失了 3万多人。其实桓温早有篡位称帝的想法。
但是他想通过北伐来建立无人能及的功勋,从而在扩大威望后再被人拥立上位。可是前两次还算有所收获,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