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孙子坑惨的战神(1/5)
他先是主动请缨运送粮草,然后以各种理由故意放慢速度,目的是让隋军在辽东战场上断粮挨饿。接着,他忽悠运送粮草的士兵一同反隋。在此期间,李密成了他的军师,并且制定了上、中、下三条策略:
上策:北据幽州,断掉隋炀帝回家的后路,待其断绝粮草、撤军路过时便可将其控制。
中策:西入长安,直取关中。因为关中地区易守难攻,又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占领此地也能与隋炀帝一决雌雄。
下策:就近攻打东都洛阳。但必须速战速决,趁着援军抵达之前将其拿下,否则将会面临被包围的局面。
当时的文武百官都在跟随皇帝远征,杨玄感认为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城内。控制了洛阳就是控制了文武百官,到时便可架空隋炀帝。
于是他选择了下策,率领5000兵马直奔洛阳。当时的百姓对隋朝已经心生不满,杨玄感在行军途中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支持,并且有众多百姓自愿加入。短短几日,便有10万之众。
身在关中的刑部尚书樊子盖不敢怠慢,于是率领几万士兵进行拦截,还在途中扒了杨素的坟墓,并把尸骨烧成灰烬,以此打击杨玄感。
杨玄感在愤怒之下亲自迎战樊子盖,然后假装败逃,樊子盖以为真,进行追击,结果遭遇杨玄感的伏兵,先锋部队全被消灭。几日之后,两方军队再次交战。
杨玄感这次又施计策,派人在混乱之中大呼“杨玄感被捉”,樊子盖听后一脸懵逼,松懈了战斗。
杨玄感于是率领几千骑兵乘机进攻,一通乱杀,樊子盖军又是大败,仅带领8000人马逃走。
杨玄感因此战的勇猛被人誉为“霸王在世”。隋炀帝得知杨玄感造反之后,本准备趁着优势向辽东城发动总攻,结果又传来大败的消息。隋炀帝于是下令放弃所有物资和器械,以最快的速度回师洛阳。
杨玄感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仅学习着霸王的勇猛,而且还走起了项羽的老路。当时一位名叫李子雄的隋朝将领前去投奔杨玄感,建议他自立为帝。
李密听后立即进行反对,因为之前的几场战斗已经拖延了工程时机,现在各地援军正在赶来。
当下之急应该避免遭遇围攻,不应考虑称帝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