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丝绸之路上的传奇(2/6)
公元846年,拥有着一腔热血的李忱登基称帝,是为唐宣宗。他趁吐蕃内部动乱之际,于847年让河东节度使直接出兵,并在兖州大败敌军,又在848年让凤翔节度使再次出兵。这一战更是大获全胜,相继收复了三州七关。
已经四十九岁的张义潮终于看到机会,与身边的好友在沙洲一同起兵,并且非常顺利地占领了沙洲地区。
张义潮准备把捷报传至长安,然而两地之间相隔千里,并且还要经过吐蕃控制的10余州郡,想把消息准确地传回大唐,非常困难。
于是选了10批信使,从10个不同的方向共同出发。张义潮的骑兵虽然得到了众多百姓的响应,也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但是要想使整个河西走廊回归大唐,他必须要从敦煌一直打到甘州和凉州。
而且当时的吐蕃在失败之后就立即组织大军反击,所以张义潮想凭一己之力拿下十几个州郡,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张义潮经过多年的兵法研习,对于各种场景的作战已经早有准备。
于是设下伏兵,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假装败走,将吐蕃的先行大军引入包围圈内,然后自己身先士卒,直接突袭了吐蕃的后续部队,吐蕃又一次遭遇大败。张义潮的威名因此传遍了河西地区。8
50年,当初的10批信使有9批失去了音信,是一位法号悟真的高僧在艰难地绕过沙漠之后,完成了这一使命。
唐宣宗看到文书之后非常激动,大加褒奖张义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勋,并且擢升他为沙州防御使。
就在文书到达长安的同时,张义潮已经又先后收复了其他州郡。
他每战一地都要恢复唐朝的制度和语言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义军队伍。
张义潮的力量因此不断增强,最终攻占了除去凉州以外的所有地区。他在851年第二次派出使团,将11州的全部资料送至长安,至此,与吐蕃沦陷近百年的河西走廊几乎全部归唐。
张义潮为了表示忠心,让自己的兄长张义潭留在了长安作为人质,朝廷也因此对张义潮等人正式册封。这支反对吐蕃的义军从此有了归义军的称号。
凉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吐蕃战败之后将剩余的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