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丝绸之路上的传奇(4/6)
在杨业的军中。
正是由于曹斌的外戚身份,曾有大臣对他特别礼遇,而曹斌不仅没有摆出外戚的架子,反而对这些大臣更加恭敬。
954年,柴荣继承了后周皇位,是为周世宗。当时的赵匡胤是禁军大将,很多官员巴不得与他攀上关系。曹斌在此期间做过柴荣的亲信,主要掌管茶酒等用品。
赵匡胤曾向曹斌要酒,但曹斌并未以此讨好,而是直接拒绝了赵匡胤的要求,认为公家物品不能随意送出。
赵匡胤因此非常敬佩曹斌的秉公无私,曾经多次对他宴请。不过曹斌若非公事,从不登门。
后来他被改授为潼关千军,然后又升任为西上阁门使。958年,他奉命出使吴越国,吴越君主对他人品特别敬佩。
在他即将回朝之时,赠予他大量财物。曹斌经过再三推辞,只能接受。
不过回朝之后,他全部登记送给官府。柴荣曾把这些财物赐还给他,曹斌于是全部分给亲朋好友。
他在出任晋州兵马都监的一天,正与其他将领在野外谈事,护佑使者送来书信。结果曹斌的穿着非常朴素,根本看不出皇亲国戚的气质,信使经过多次确认才敢递交信件。
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年代,皇帝的更迭极为频繁,人们不敢想象自己明天的命运将会如何。
所以大多君臣只顾着怎样捞钱,而曹斌在当时绝对是难得的一股清流。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掌握了后周政权,并将国号改为大宋。曹斌于次年归赵,赵匡胤问他当年为何有意疏远他。
曹斌回答:“作为后周的近亲,更要端正做官,所以不敢妄自结交,以免招来非议。”
赵匡胤对于他的回答非常满意,于是委以军事重任,并在963年受任为左神武将军。
赵匡胤虽然建立了大宋,但在当时依然存在着后蜀、北汉以及南唐等政权。赵匡胤于是在964年下诏伐蜀。身为都监的曹斌曾经下令诸将收敛部下,坚决禁止屠害百姓的行为。
赵匡胤为此特地下诏褒奖。但是后蜀灭亡之后,一些将领开始不停地掠夺百姓,对于曹斌的劝说一概不听,结果导致后蜀的旧将迅速聚集了十几万人对抗宋军。
虽然曹斌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