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张 庞太师的原型(3/6)
了京城。
宋仁宗于是下令召见狄青,想要一睹这位大宋骁将的风采。只是途中的狄青,再次收到了西夏侵犯的消息,必须要迅速赶回前线。宋仁宗于是专门派人给狄青画像并送回京城。宋仁宗对着画像兴奋地说道:“狄青乃我大宋救星也。”
而此事也迅速传入了民间,他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前线的士兵更是把他当作楷模效仿,所以军队的士气非常高昂。
韩琦向来看不起武官,但他有一次宴请官员,狄青却是唯一一位受邀的武将,这对狄青来说绝对是莫大的荣幸。
可是酒宴上的一名歌姬向众位文官敬酒之后,到了狄青这里却说了一句:“也近巴尔一战。”宋朝的军队有个特点,从军之人的脸上必须刺字,狄青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士兵不同的是,他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与乡人发生冲突,被捕入狱,然后才在脸上刺字并发配充军,所以这样的军人也叫“黥配军”。而这也是歌姬所指。
可是狄青好歹也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再不济也轮不到一个歌姬指指点点,所以这句话对于狄青来说是个极大的侮辱。
于是几天之后,狄青把她狠狠地收拾了一顿。可是狄青却没想到,他的这一做法居然惹恼了韩琦。
结果没过几天,狄青的一名部下焦用就被韩琦以克扣军饷之罪逮捕。
狄青于是特意跑到韩琦府上求情,说焦用是个屡立战功的英雄,希望韩琦能够重新发布结果。韩琦冷冷说道:“东华门外状元之名唱出者方为英雄。”
狄青面对韩琦的贬低却不敢反驳半句,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下被削掉脑袋。
而此事也让武将的地位更加低落,只要是个文官,无论品级高低,都敢随意羞辱狄青。
公元1052年,狄青被升任为枢密副使。而他刚刚升职不久,一位名叫侬智高的少数民族首领又突然反叛,结果宋朝的守军节节败退,平叛将领也因轻敌而战败阵亡。
狄青于是再次出马,将擅自行动以及木屋法纪者就地正法,成功遏制了军队的散漫之气,并且制定出了针对性的战斗计划。最终狄青成功平定了叛乱。
宋仁宗听说之后大喜过望,直接把狄青提升为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狄青至此彻底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