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王府(2/6)
显然已经成了一名奸臣,甚至被包拯认为是引来灾难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在当时应该做了一些极恶之事,不然不会遭到众多官员的如此弹劾。最后失去了这次升官的机会。
而在不久之后,宋仁宗又要升任张尧佐,并且把他的两个儿子赐为进士出身。包拯于是再次进行阻拦,并且狠狠地批评了阿谀奉承张尧佐的大臣。
结果张尧佐的升官之梦又被包拯破坏,甚至还被罢免了现有的三司使的职务。
我们猜想一下,包拯三番四次地破坏了张尧佐的好事,两人之间会不会爆发一系列的矛盾?但是史书当中并未过多的提及。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史书很有可能为了皇家的颜面,故意不去记录皇亲国戚的负面事实。其中也可能包括张尧佐与包拯的矛盾。张尧佐去世之后被赠为太师。
所以无论是“太师”的称呼还是为官时期的作为,都与小说中的庞太师有所关联。再把庞籍的姓名和治军的残酷进行结合,所有特征几乎与庞太师相近。
因此庞太师很有可能就是张尧佐和庞籍的结合体。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在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对明朝忠心耿耿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从街头乞丐一跃成为明朝开国六王之一,一生征战,屡立奇功,首创了领先世界的三段射击法。其子孙后代更是忠于明朝,世代守护云南200多年。本期视频就来了解云南沐王沐英的传奇一生。
在影视剧《鹿鼎记》中,韦小宝共有7个老婆,其中一位是沐王府的小郡主。虽说这个人物是杜撰的,但沐王府却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金庸还用了大量笔墨进行描写。
1974年,江苏南京出土了一块金牌,上面写着:“凡我子孙,勿要忠心报国。时上比秦,神小心谦和为本,特意甚至皆知。”
其内容主要是告诫后世子孙处世之道,而这块金牌正是来自明朝开国六王之一——原名王木英,也是沐王府的最初建立者。
其家族更是谨记金牌告诫,晋中大名,整整守护明朝276年,最终在满清入关之后几乎全部战死,可谓是满门忠烈。
时间回到公元1351年,江淮地区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元朝为了镇压起义而战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