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真是小瞧它(2/3)
的全是前沿科技研究成果,不信你看。”
说着,他揭开飞行器底部的盖子,指着密密麻麻的设备和线路说:“这里面有个微型相机,带全景镜头,视角接近180度,这相机就不便宜。
还有这里的控制电路,用的是米国最新的可编程cpu,虽然不算禁运品,但也价格不菲,你就当它是装了个简版微型电脑,电脑值多少钱你懂的吧?再看这儿……”
苏晨指向无人机的旋翼部位,“这儿更讲究,用的是四台新研发的微型永磁电机,还得精心挑选,让它们的功率和转速匹配,性能相近,这四台可是从好几百台里挑出来的尖子生。”
“不过,这还不是最难的,真正头疼的是这玩意。”苏晨字斟句酌地说,“这玩意儿用的是国际上刚流行起来的碳纤维材料,偏偏这碳纤维咱们国家自己造不出来。
巴统协议又不让进口,我们是七拐八弯,好不容易才搞到一点,想大批量生产?门儿都没有!”
“嘶!”费莱德盯着那些零件,愣是半天回不过神。他原以为这么个小玩意儿能有多复杂,看来真是小瞧它了。好奇心驱使下,他脱口而出:“那,这台原型机你一共砸了多少钱进去啊?”
苏晨歪头算了算,“大概,七八十万人民币吧。”
费莱德心说这家伙怕不是在逗我,就算那些零件再金贵,也不可能贵成这样吧?再说,华夏现在的经济水平,谁家孩子玩个模型能花这么多钱?
许恪瞧出费莱德满眼的不相信,笑着插嘴:“上校,你觉得这数目夸张,可在我看来,苏总还少说了呢。
要知道,他做这无人机时,还请了两位大牛帮忙,一个是蓉城的宋教授,你应该也听说过,另一位是咱们宁航的郭教授。这两位设计实验全免费,如果算上他们的‘出场费’,这账单得有多吓人啊?”
费莱德一听,顿时恍然大悟,难怪这小飞行器如此精妙,原来是出自那位大师之手!作为巴铁国防装备部的资深技术官员。
费莱德常因军售事宜访华,对蓉城那位宋教授的大名如雷贯耳,交情也不浅,毕竟人家还在帮巴铁改进歼-7呢。
得知宋教授参与了这无人机设计,他对这飞机的性能更是深信不疑,更加坚定了要得到它的念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