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您偷看我初稿了?(3/7)
意不泄密。
“咱这两项技术不是都取得了突破吗?节目上掰扯一下怎么了?”
郑宇村摇头:“正因为有突破,才藏着掖着,要不我讲讲滑跃式起飞算了。”
“别,滑跃式军迷都能掰扯明白,用不着您。”
郑宇村无奈的笑了:“那就又僵住了,弹射和阻拦都是高度机密,一个字都不能讲。你别说现在,五年后我都不一定能说。”
见此情景,梁编再次和稀泥:“那这样吧,航母这期节目,我们找一艘外国先进型号,能对标4号的,通过剖析它的技术细节,来影射4号航母,这样总行了吗?”
俩人闻言,沉默不语。
脑海里都在快速的考虑。
站在郑宇村的立场,剖析外国航母倒是没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他对国外装备如数家珍。
尤其是那些可以成为头号假想敌的装备,几乎是泄密级别的了解。
比如福特级。
如果节目上要讲这玩意儿,他能滔滔不绝说两期。
于是郑宇村表示同意。
而作为内容方的薛成仔细想想,这样节目效果也是有的。
只要节目的讨论切入点得当,确实可以做到小梁说的影射的方式。
全程都不提4号,但句句不离4号。
最关键的是,也可以深入剖析细分技术,而不泄密,最大程度配合郑主任的工作。
“那行吧,航母这期我亲自做本子。”
妥协之后,薛成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件。
“航母是最难的,播出也是最后一集。”
“目前还有个任务,就是首播集的护卫舰。”
“郑主任,护卫舰这块,能说的总比航母多一些吧?”
节目的播放顺序遵循着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逻辑。
因此海军诸舰中,吨位最小的护卫舰首当其冲。
郑宇村也早有准备。
这个领域,限制性确实没有那么多。
而且由于大国都在发展驱逐舰,护卫舰领域几乎都是小国在闹腾。
讲解起来颇有一种居高俯视的爽感,郑宇村如鱼得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