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归国(3/4)
一张老照片。
“母亲一直知道“傅父咳出血沫,将照片递给傅溟川,“她自愿喝下那杯毒酒就为保全这个“
照片上是年轻的傅母抱着婴儿时期的傅溟川,身后站着白薇。
翻过来,一行娟秀的字迹:「吾儿溟川与音儿,当如明月相照」。
“原来如此“苏阑音轻触照片上白薇的泪痣,“所以傅母才坚持要我们订婚。“
傅父的手突然抓住傅溟川:“名单在钟摆里“最终的目光却落在小满身上,“这孩子能听见亡魂之声“
葬礼在七天后举行。
当傅父的棺木入土时,小满突然说:“爷爷说,地窖钢琴下面还有东西。“
他们在钢琴暗格里发现了一本日记,记载着1937年南京沦陷前夜,傅父如何冒死救出七个被当作实验体的孩子。
最后一页写着:「吾妻白薇,若你见到音儿,告诉她父亲从未屈服」。
“所以胎记是“苏阑音恍然大悟。
“辐射标记。“顾淮安拄着拐杖走来,“日本人的"樱花烙"实验,想制造能接收陨石信号的活体天线。白薇女士逆转了技术,把胎记改成了屏蔽器。“
傅溟川默默将日记焚化在父母墓前。
火光中,小满突然指着天空:“奶奶和外婆说,她们终于可以安心走了。“
苏阑音抬眼望去,只见两片云朵如展翅的蝴蝶,在朝阳中渐渐消散。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
傅公馆花园里,十岁的小满正在弹奏自己创作的《黎明》。
苏阑音靠在傅溟川肩头,手中报纸标题醒目:《爱国商人傅溟川向新中国捐赠全部军工设备》。
“后悔吗?“她轻声问,“放弃上海的一切。“
傅溟川把玩着那枚已经停摆的鎏金怀表:“父亲用一生守护的秘密,总算有了归宿。“突然将表链绕在苏阑音手腕上,“不过还差最后一步。“
小满的琴声戛然而止。
她转头看向父母,胎记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辉:“爸爸说要带我们去香港?“
“只是暂住。“傅溟川抱起女儿,“等新中国的科学家完全破解陨石辐射,我们就回来。“他望向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