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章 中和之治(全书完)(3/4)
靖先依附秦王,后在赵王麾下效力。
然则时至今日,灵武十万大军却不见踪影,甚至连动作的迹象都没有,他的选择,一目了然。
还有并州总管李艺,同样忠于太子。
为何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行动?反倒是幽州总管徐世绩,绛州总管裴仁基、荆州总管窦轨,洪州总管房玄龄、和州总管冯盎、衢州总管谢映登,随着养真行动,纷纷响应……
兄长,且不说你没有证据。
就算你有真凭实据,到时候被征讨的人,定然是你。”
一席话,让李神通哑口无言。
半晌,他低声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请郑王登基!”
“啊?”
“而后兄长即刻请辞一切职务……如此一来,可保兄长三世无忧。
若安陆王一旦登基,他日先帝血脉必将断绝,而且兄长一支,也会遭受无妄之灾啊。”
李言庆真的会安心做一个摄政王吗?
他到时候,会心甘情愿的把政权交还出去吗?
答案,显而易见!
到了那一步的时候,恐怕连李言庆自己都没有其他的选择。
李神通可以猜测的出来,到那个时候,必然会有一场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惨烈变故。李建成膝下诸子,长子早夭,最大的安陆王李承道,也不过七八岁,怎比得过李言庆的手段?
而自己,到那个时候必然同样是下场凄凉。
李神通仔细想想:李言庆给他画了一个巨大的画饼,让他主持朝政。可到时候,谁会听从他的调遣?
“神符,你真的以为,天下人会支持郑王?”
“至少这关中、河洛之地,绝不会有人反对……”
当年,也有很多人看好李言庆,只因为隋室败亡太快,而李言庆甚至还没有成丁,声望和战功虽高,却不免让人觉得不放心。可现在,李言庆资历有了,声望丝毫不减,羽翼早已丰满。
而最重要的是,他与各地世族门阀,关系甚密。
如果真是他登基的话,说不定还真不会有人反对……
至于李唐的朝臣……
李神通闭上眼睛,嘴角一翘,却尽是苦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