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最后的太平 大本营事变(中)(3/7)
。他们应该也不希望节外生枝吧。”
而在另一边,平行王莽确实恢复了自我意识,但已不再有自由意志。
对他来说,他存在的目的只剩下了一个。
无条件遵循“自己的想法”,也就是终产者通过自己脑中的纳米机器人下达的指示。
……
这种风平浪静的局势一共持续了五天,而人间的故事也在同步进行。
或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或是认为时局糟糕,李漼从862年就开始了摆烂。
他开始怠于政事,崇尚佛教。
有大臣劝谏,他就学习穆宗,欣然接受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别幻想了,大唐救不回来的,过一天少一天,还不如及时行乐。
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就行了,至于南诏,反正他们怎么都打不到长安,就随便吧。
对了,还有凉州的归义军,他们虽然忠心,但离长安太近了……
862年,出于防范功臣武将的因素,之前两次平叛有功的王式调入长安雪藏。
863年,交州沦陷,李漼直接躺平享乐。朝廷与归义军发生摩擦。
三月,南诏继续进犯邕州,康承训代替郑愚接管前线。
12月,南诏入侵西川,被喻士珍击退。昭义军兵变,节度使沈询被杀。
864年4月,康承训被南诏击败,但还是上奏大捷。
康承训心虚,称病辞职。最终朝廷让骁卫将军高骈接手前线。
865年,高骈在前线练兵,被监军李维周针对强令他出兵,但依旧击败敌军。
西川方面,喻士珍治理能力不行,治下蛮人投奔南诏,而他本人也向南诏投降。
朝中宰相见皇帝摆烂,自己也不想干活了,贪污受贿之风盛行。
江山是他们李家的。皇帝都开摆了,我就这么多俸禄,拼什么命啊!
866年3月,成德节度使王绍懿离世,侄子王景崇(王绍鼎之子)继任留后。
6月,魏博节度使何弘敬离世,其子何全皞被立为留后。
同年,高骈所向披靡,围攻交趾城。李维周却扣下所有捷报,欲使朝廷换掉高骈。
高骈绕开监军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