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惠民药局(2/3)
车驾左右。
马车上。
朱慈煌有些疑惑的对朱由检问道:“父皇,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朱由检怀里抱着朱淑娴,任由对方一脸好奇的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转头对朱慈煌解释道:“洪武八年,太祖皇帝制诏,命天下各乡每三十五家办社学,延请当地儒生教导乡间子弟,勒令近乡适龄子弟,尽皆入学,否则罚其父兄。”
“为了做出表率,太祖皇帝还邀请民间老儒入大本堂,教导皇太子和诸皇子,及朝中勋贵子弟。”
“朕今日带你出宫,就是要去看看顺天府治下的社学,现在是什么情况。”
朱慈煌有些懵懂的点了点头。
朱由检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头顶,笑道:“待你满八岁,朕会在宫里重设大本堂,请名师教导。”
对自己要上学这件事儿,朱慈煌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心理,毕竟距离八岁还有好几年,不急。
一旁的朱淑娴听到自己的太子哥哥要上学,忽的转过身,抬头对朱由检问道:“父皇,儿臣可以上大……大本堂吗?”
“自是可以,等你到了年纪,朕也给你请先生。”
“谢父皇。”
朱淑娴甜甜的笑着回了一句。
父子三人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出了宫城。
大街上的人流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这下子,就连朱慈煌也打开车窗,一脸好奇的看向了窗外。
朱由检则是靠在柔软的靠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后面的一辆马车上,温体仁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郭允厚,开口问道:“郭部堂对今日之事怎么看?”
郭允厚闻言,笑道:“首辅,陛下不是说了吗?只是出宫看看。”
温体仁摇晃着手里的折扇,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对其笑道:“那郭部堂对陛下将户部的工坊,全部划给工部怎么看?”
提起这事儿,郭允厚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哼!还不是工部弄出的那个玻璃工坊的事儿,徐子先不当人,从内廷的工坊偷取了玻璃制造的工艺,内廷和工部的官司打到了御前。”
“陛下干脆就将所有的官营工坊,全都给了工部,他徐子先现在是抖起来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