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江南新政和大明税收(2/3)
应该是在六千多万。
但据后世的估算,这个时代的大明人口应该有两个亿左右。
这么算的话,毕自严的统计也大差不差。
“税收情况呢?眼瞅着夏税的征收就要结束了,南直隶这边的可以征收多少税额?”
毕自严想了想,才开口道:“回陛下,据现在征收上来的赋税看,崇祯五年整个大明的田税应该在五千万枚银元左右,粮四百余万石。(清乾隆十八年田税数据,他那个时候就已经清查的差不多了,再减掉因山陕干旱造成的减产,加上南方的经济作物,这个数字应该是差不多。)”
听到这个数字,朱由检的眉头一挑。
“五千万枚银元,相当于两千五百万两银子,按照南方现在一石粮食六钱银子算,那就是四千多万石粮食?”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天启六年是近些年来田税最高的时候,但那也不过只有两千九百万石粮食,现在天灾不断,征收的粮食倒是多出了一千多万。”
“回陛下,之前的时候各地隐瞒的田产和人口太多, 以至于朝廷征收的税赋不足以支应各地所需。”
“现在随着新政的推行,大量的田产和人口被清查出来,多出一些也是正常的。”
“据臣估计,随着新政的深入,我大明光是在田税一项上,每年就可以征收五千多万石粮食,折银三千多万两,换成银元的话,足足有六千多万枚银元。”
毕自严一脸认真的回道。
朱由检轻轻点头,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的灿烂,这么多银子入账,那朝廷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
而且,这还只是田税一项,如果再加上商税、关税、盐税、茶税等一些杂七杂八的,户部的郭允厚应该可以过几年好日子了。
高兴过后,朱由检又面色严肃的对毕自严道:“毕卿,这些银元收上来,也不能干放在银行,要从百姓手里换成粮食等物资,存到户部的太仓里。”
“对朝廷来说,银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物资,你可明白?”
“回陛下,臣明白,在征收夏税的时候,臣就已经用户部的名义,让各地户房以市价收购百姓们的粮食等物资,省的百姓们没有银子交税,只能低价卖给粮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