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深空计划(2/4)
秦玉林闻言面露为难,起先我以为那是“被拆穿”的反应,可是等他回想了近十分钟、重新开口之后,我才明白他的“为难”是什么意思。
“有人认为【大灾难】来自地外,所以提案了‘深空计划’、对外太空进行调查,但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进行星际探索,所以依然还是以观测为主。”
“传统的射电观测,主要依靠电磁波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容易受到等离子体湍流、磁场偏振还有星际尘埃的干扰,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精确,他们最终决定利用中微子,研发了一种新的手段,叫做‘ntlp’。”
“ntlp?”
我听到这个词,脑子里又隐约了闪过什么东西。
“neutro transit & lensg project,中微子凌星与引力透镜工程。”
秦玉林的英语不算太好,这也让他听起来更像复述了:“根据广义相对论,大质量天体的引力,会导致周围时空发生弯曲,使得光或者其他粒子经过时、原本的路径发生偏折,就像透镜对光线的偏折一样。”
“但中微子是一种非常轻的基本粒子,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它们可以穿透地球、甚至太阳而不被阻挡,这也使得它们的运动轨迹更加准确。”
“而在收集到足够多的、中微子的运动轨迹之后,就可以根据路径反推宇宙中的暗物质分布、或是根据运动轨迹反推它的来处,进而建立整个可观测宇宙的时空模型。”
“不是某一个时间点的宇宙模型,而是从宇宙、至少那颗中微子诞生至今的所有演变,并且最大化排除天体引力干扰后的、无限接近‘绝对精确’的宇宙模型!”
“但也是因为中微子的弱相互作用,导致这种粒子很难被探测,当年那些三代中微子天文台,每年捕获的中微子还不到20例,而实际需要的最低标准,是每年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深空计划’建立了超大型探测器,通过扩大拦截捕获的面积来增加通量、进而提高中微子的捕获概率——这也是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原因之一。”
“但是拦截捕获的面积增加之后,其他粒子的通量也同样增加,就像你用细网去河里捞鱼苗,一定会把大鱼捞上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