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不接受投降(2/5)
之后,松了一口气。
“全军出击!”
柴克贞上前一步:“郑节度,还是由末将领兵冲锋吧。”
“哦?”
“斥候来报,龙华山之南,有数条小径,虽大队人马难以通过,可若是小股逃窜,不成问题。”
郑彦华略一思忖,点头应允。
“大唐儿郎,随我来!”
……
说实话,这仗打得,南唐有点欺负人了。
就算不统计白天的伤亡情况,按照满员满编来说,宁国军一支队伍就六千人,再加上清淮军一部,小一万人了,跟对面四千湖州军打。
就这,还用了“打援战术”。
杜建孚委屈极了,不过,先别委屈,因为更过分的还在后面,在郑彦华的规划当中,出城援救长兴的军队,只能有一个结局——
全歼!
不接受投降,不留活口。
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彻底击溃“太湖之南”吴越军民的信心,让大部分人,彻底放弃抵抗的想法。
李景达不是下令屠城了吗?威慑还不够吗?不够,屠城,只是让一部分老百姓感到了畏惧,造成社会层面的混乱,却尚不能撼动吴越军队的组织体系。
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屠城之举”就会转化为人们的怒火,因为过度害怕,置之死地而后生,全都奋起反抗。
全歼,效果与屠城差不多,但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干掉的全都是军队。
好有一比,吴越军队是老虎,老百姓则是狐狸,如今,老虎都被干死了,躲在后面的狐狸,岂不瑟瑟发抖?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前军列阵,举起一个个火把,汇集成一条火龙,将士们踏着泥泞的土地,有人不慎,还被手啊、脚啊、脑袋啊绊倒。
除了盾牌,长短兵器之外,唐军啥也没装配,因为是仰角攻击,各种器械没有用武之地。
距离也太远,三联床弩也射不到,就只能拿人去拼了!
身为武将,郑彦华、柴克贞、杜建孚、郑松林、齐象等都很清楚,眼下的局势——
胜败已定,生死未决!
湖州军注定要兵败了,征调民夫修建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