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八四的尾巴(2/4)
眼神专注地盯着仪表盘上的各项数据,熟练地操作着阀门和开关。
麦芽在适宜的温度下与水充分混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渐转化为香甜的麦汁。
发酵车间,巨大的发酵罐整齐排列,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
工人穿梭在发酵罐之间,检查罐内压力、温度和发酵进度。
他们就像一群细心的守护者,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发酵罐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参数,确保啤酒在最佳的环境中发酵成熟。
过滤车间里,过滤设备高速运转,将发酵后的啤酒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使啤酒变得清澈透明、口感纯净。
包装车间内,机器的运转声和包装材料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确认啤酒厂运行情况有条不紊,刘旭欣慰的拍了拍钱林,承诺年底会给其报个大红包。
刘旭紧接着又巡视了一番自来水厂与航运公司。
前者由于运营团队成熟,且王老头的确是熟悉水厂的运转,倒是并未出现什么大问题。
而后者,王炳森身为专业的经理人,在有港岛一流社团撑腰的情况下,业务能力可谓是出类拔萃。
从航运公司出来后,刘旭并没有立刻返回东升大厦,而是前往了上海街,查看店铺的情况。
受夏国陈兵港岛边境的影响,无论是华人富商还是英资,尽皆大量抛售手中的固定资产。
刘旭作为后世而来的人,在知道两边打不起来的情况下,则是挥舞着钞票,大肆低价接收着。
若是他愿意,上海街完全可以改成刘旭街。毕竟这条街上百分之九十的商铺已经在他名下。
靠着夏国军队的边境演练与回归条例的铺垫,油麻地商铺,有五分之一在他名下。
随着回归条例的正式公布,港岛的客流量一直在稳步回升,连带着这些商铺的价值也在稳步的增长。
而身为后世来的刘旭清楚知道这还只是小利,待到二十一世纪这些商铺的价格将增长至十倍甚至是数十倍。
更别说还有一个翰园小区、十五家停车场、多家夜总会和数十家酒吧、ktv。
‘港半城’的称号可能还称不上,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