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7章(1/2)
【朱元璋因此获得了定远县一带士绅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以借助李善长等人建立起了一套完善且自成一体的统治机构。】
【自此,朱元璋武将有徐达、花云等人,文官有李善长辅佐,一个完整的政治班子便搭建了起来。】
计划已定,朱元璋很快就领兵南下,进攻滁州。
进攻滁州的仗打得并不顺利。
刚刚收编的两万元军,包括队伍编制、军官任命、后勤准备等各方面都有很多问题。
朱元璋在徐达、李善长等人的帮助下,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逐渐地将这些问题基本解决。
终于,在围城将近三个月后,滁州城被朱元璋攻破。
两万多红巾军沿着开辟出来的通道蜂拥入城,很快就将城中残存的元军抵抗力量完全击溃。
朱元璋看着城头上升起红巾军的旗帜,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
随后他转头对着徐达正色道:
“你赶紧入城去,好好监督一下军纪。”
“我再重申一次,绝对不能在城中劫掠百姓,淫辱女子,更不得抢夺士绅、百姓一针一线!”
李善长站在旁边听着朱元璋的话,会心一笑。
作为一个士绅,李善长在老家已经是登峰造极的人物。
假如要在县衙当个小吏,甚至是县丞、主簿这种县太爷之下的二三把手,对李善长而言唾手可得。
但李善长要的是这些吗?
他要的是封侯拜相,要的是位极人臣!
假如元廷汉化改革顺利,李善长这些地主士绅们当然更愿意投效元廷。
本身李善长的家族就是在元廷的规则下一步步成长至今的。
可惜,元廷不给李善长这个机会。
多位皇帝你方唱罢我登场,汉化和蒙古化的反复拉锯,逐渐让李善长对元廷失去了信心。
红巾军在南方各地风起云涌,如烈火燎原,更让李善长意识到元廷统治命不久矣,需要给自己和家族找一个新的靠山。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北边的刘福通,南边的徐寿辉?
就算这两个太远,之前李善长也完全可以在定远县旁边的濠州找彭大、赵均用乃至郭子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